川南在線 發布時間:2023-01-28
充滿年味的年貨,是每年春節必不可少的儀式感,各地春節的特色年貨總會喚醒我們關于家鄉最溫暖的記憶。
春節假期余額已不足,即將離鄉返程的瀘州人打算把哪些瀘州年貨打包進行李箱呢?以下這些年貨或許是不錯的選擇!
瀘州年貨
臘肉香腸
瀘州人濃濃的年味兒,藏在香腸臘肉里,早在兩三個月前大家就開始qiu臘肉。
被香料浸泡過的豬肉經過噼里啪啦的煙熏火燎,變得肉質紅亮,自帶香氣,讓人垂涎三尺。
大多數瀘州人的年夜飯,最少不了的就是這一盤臘肉香腸,離鄉之際,揣走幾節臘肉香腸,來日即便與家鄉山遙路遠,吃上一口臘肉香腸,再濃的鄉愁也化開了。
瀘州老窖酒
傳統技藝釀美酒,風過瀘州帶酒香!家鄉的味道,總是離不開這一口回味悠長的酒。
1952年,瀘州老窖與茅臺、汾酒、西鳳酒并評為首屆中國"四大名酒”,并成為唯一蟬聯歷屆“中國名酒”稱號的濃香型白酒。
瀘州老窖是濃香文化的締造者,濃香標準的制定者,濃香技藝的傳播者,被譽為“濃香鼻祖”,“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”還入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郎酒
郎酒已有100多年的釀造歷史,郎酒釀造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有人曾賦贊“蜀中盡道多佳釀,更數郎酒回味長”,醬香突出,醇厚凈爽,幽雅細膩,回味悠長,空杯留香持久是郎酒的特色。
每每思鄉之時,小酌幾杯,用一杯美酒勾起關于瀘州的味蕾記憶。
老瀘州麻餅
被評為“四川省金牌旅游小吃”的老瀘州麻餅,傳統制作技藝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民國初年,在5代人的堅守總結及不斷創新傳承下,形成了一套科學、完整、系統、規范的傳統手工制作技藝,被稱為12道工序。
除了傳統的椒鹽口味,老瀘州麻餅也緊跟時代熱潮,推出了五仁、火腿、蔥油等口味。無論歲月如何更迭,瀘州人最愛的還是這一口傳統小吃的味道。
古藺面
熱愛面食的瀘州人,無論身處何地,都忘不了那一碗熱氣騰騰的面。
古藺面是川南地區流傳上百年的傳統特色掛面,經過和粉、攪拌、搓揉、捂汗、壓延、上架、晾曬等20余道工序制成,面不渾湯、不斷條,逢湯入味、筋道爽滑,丟一把古藺面入鍋,撈起來便是一碗正宗的家鄉味道。
瀘州黃粑
瀘州黃粑以糯米、大米、冰糖、黃糖、水等為主原料,外用特有的良姜葉包裹,經過清洗、粉碎、打漿、成型、上甑蒸熟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。
蒸熟后的黃粑色澤黃潤、味道清香、口感軟糯,粒粒糯米鑲嵌其中,令人食欲大開。
紅豆腐
每年寒意愈深,年味漸濃時,便到了制作紅豆腐的好時節,用筷子將發酵后的豆腐放進混合了辣椒、花椒、鹽等調料的碗里,輕輕地翻滾幾圈再裝入密封容器中,腌制三四日后,美味可口的紅豆腐便大功告成。
每個瀘州人的飯桌上,都少不了這一罐紅豆腐,要吃時挑幾塊出來,輕輕撥開,內瓤微黃,令人垂涎欲滴。
無論何時,無論身在何處,尋著這一縷縷香氣四溢的美味,就尋到了瀘州的年味!
(來源:瀘州頭條)
編輯:李永鑫
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
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,獲取更多最新資訊